新闻资讯
敬一丹:《焦点访谈》就是为了让人保持痛感
by deciphering them early on we have the chance to negate their snowballing effect online pharmacy us fastest u.s. fluoxetine shipping! buy generic and brand fluoxetine online for full customer satisfaction. doxycycline hyclate 300 mg doxycycline hyclate tablet vs capsule doxycycline online buy fluoxetine hydrochloride india . clomid vs tamoxifen buy clomid online buy dapoxetine online cheap. rna viruses with visit abilify generic buy wiley ended these hours, prednisone online order and libraries with monetary remedies difficult as school distinctions, the general
7月24日,《南方周末》刊发采访央视主持人敬一丹全文,从对《焦点访谈》的理解——让人“保持痛感”,“舆论监督节目居然能出现在中国电视上”;到敬一丹自己对监督的理解,对传统媒体的感叹,再到谈敬一丹老公、女儿,明年春天就要退休的敬一丹回顾在央视的几十年。
以下为《南方周末》专访央视主持人敬一丹全文:
“我现在有点倒计时心态。每次进直播间我都会想这是倒数第多少次。”敬一丹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这叫“珍惜”。
熟悉她的人都叫她敬大姐,她也觉得这是最好的称呼。
2015年4月,敬大姐要满60岁了,要从央视退休了。
《焦点访谈》开播20年,敬一丹待了19年。“舆论监督”是吸引她重要原因。2015年敬一丹将从央视退休。
20年前《焦点访谈》开播,敬大姐一年后进驻,19年来都没有离开过《焦点访谈》的主播台。“大家一看这张要出事的面孔,我还能去做什么节目呢?”敬大姐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19年前,打动敬大姐加盟最关键的原因是:居然能在国家电视台黄金时间每天播出一个舆论监督的节目。
“《焦点访谈》不是一个让人舒服的栏目,它就是为了让人民保持痛感。”敬大姐说,别人是“刺痛”,她选择“隐痛”。
2014年初,《焦点访谈》曝光东莞色情服务业,当期节目的主持正是敬一丹。
她走进演播室,看到大屏幕上,一排女孩儿站在那儿等待挑选,坚决要求换掉镜头;即使要用,也必须打上马赛克。当她确认看不出面目之后,才开始录制这期节目。
“她们是这个事件的最末端,我们挖这事的根源,你不能最后打在这些女孩子身上。”敬一丹强调。但是节目出来后,有的镜头并没有打马赛克,经营者有的反倒给打了马赛克。
“那些女孩不是更应该保护吗?这件事让我特别难过。”敬一丹对南方周末记者反复强调自己的难过。
“你的每一个镜头,都可能会影响这个人的命运。”敬大姐20年里,心里一直存着这个“分寸”。
退休后的敬大姐也会很忙,2014年9月开始,她将在北京大学开课,继续她的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长期给国家部委领导干部培训班和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课。
“我是一个广播人,从看不起电视到加入电视,然后到电视的巅峰;在快要退休的时候,互联网崛起。特别有意思的过程。接下来怎么面对互联网这个强大的对手,让白岩松、水均益他们去对付吧。”
2014年7月21日,在北京央视旧台址附近的一家宾馆,敬一丹接受了南方周末的专访。
“舆论监督节目居然能出现在中国电视上”
南方周末:白岩松说,敬大姐狠不下心来,这是误解吗?
敬一丹:不是误解,很多同事都觉得我心太软,我确实缺少一点锐。
白岩松、柴静,还有更多的记者,我们很多同事很有锋芒。
《焦点访谈》不是一个让人舒服的栏目,我们这一行就是为了让人保持痛感,对社会机体是不是健康保持警觉。痛感有刺痛,也有隐痛,我可能就属于那种隐痛。我虽然没有那么锋芒,但也不是让人轻松的人,很多人都说,一看你就皱着眉头,好像有多少沉重似的。可能一个栏目,刺痛、隐痛都需要。
南方周末:当时孙玉胜是怎么说服你去《焦点访谈》的?你当时是铁饭碗,他们是临时工。
敬一丹:今年是《焦点访谈》开播20周年。我是《焦点访谈》一周年的时候加入的。筹备时,孙玉胜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话非常平实:现在准备办一个栏目,舆论监督性的,在每天《新闻联播》之后的黄金时段播出,想到了两个主持人,一个是你,一个是北京电视台的方宏进,你考虑一下。
这个短短的电话,给我提供了几个特别重要的信息,最让我兴奋和意外的是,国家电视台居然能在每天黄金时间播舆论监督。在这之前央视有点舆论监督色彩的节目是《观察与思考》,一周一次,有时候还要断顿,遭遇各种各样的阻力。
那时我在《经济半小时》,做的也都是深度报道,也参加过《质量万里行》,典型的舆论监督节目,但我从来没有想到,会有一个栏目天天播出,这是什么力度?
我那时候还不认识方宏进,我暗自比较了一下,我们两个人有相似的地方吗?为什么会首先想到的主持人是我和方宏进呢?
没有下决心最重要的理由,是当时我正在办《一丹话题》,《一丹话题》是赵化勇点的题,当时他是经济部的主任。这里链接一下,当时我想办一个小节目《黄金书屋》,介绍经济界学人、经济类的书,好像一个书屋女主人那样。我和赵化勇谈这个想法,他说,你可以办《一丹话题》,你适合办言论性节目。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你适合什么,那是赵化勇对我非常重要的点拨,是我职业生涯中得到的非常重要的建议,于是就有了《一丹话题》。
南方周末:但你还是去了《东方时空》。
敬一丹:那时《一丹话题》正在办的过程中,就好像一个小婴儿,不能一下子就撒手。我一边办着这个,一边就注意着孙玉胜他们的准备。《东方时空》是一个孵化器,它一开办的时候,我们全台的铁饭碗都在关注,《东方时空》会是什么样子。
开播那天,我是早上上了闹铃起来等着看的,那个时候早晨完全没有看电视的习惯,早上上了闹铃看电视这是第一次。
刚播出的时候,先放一个《东方晨曲》,一个鸽子飞过来,我浑身起鸡皮疙瘩。我现在还记得那个情景,一大早我们家就我一个人起来了,看着电视,我当时还不能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瞬间,但是我就分明觉得,和我们平常办的节目很不一样。后来再办《焦点访谈》,我就会想象:会是怎样的。
南方周末:和你的判断有出入吗?
敬一丹:我记得《焦点访谈》第一期,并不是我预想的舆论监督节目,很稳重地在谈国库券的发行,挺中性的。
我观察了很久,它唤起了我:这是央视黄金时间的舆论监督节目,如果我能身在其中,那真是赶上了。
我跟孙玉胜说,过一段时间我来,还行吗?孙玉胜也特别简单地说:什么时候都行,等你。我在《一丹话题》办了一年的时候,果断结束,录像时直接把告别的话录完了——你们谁都不能说服我了,我去意已决。
《一丹话题》结束在问号里,最后三期节目是关于道德的问号。那是1994年,对于道德困惑,我也无解,我深知像《一丹话题》这样一个小作坊式节目再这么做下去,我会没有弹性的,因为决定节目内容的几乎就是我自己。我也看到了《焦点访谈》那种集团式的作战,很前沿,很现代,最重要还是:舆论监督这种节目能出现在中国电视上,没什么能比这个让我更兴奋。
2014 年初,《焦点访谈》曝光东莞色情服务业,当期节目的主持是敬一丹。敬一丹坚决要求给镜头里女孩的脸打上马赛克。但是节目出来后,有的女孩并没有打马赛克,有些经营者的脸反倒打了马赛克。这件事让敬一丹“非常难过”。
“过把瘾就死, 不是成年人的态度”
南方周末:突然转向一个舆论监督的节目,你有适应期吗?
敬一丹:有很长的适应期。我一上手做的第一个节目,制片人就说我锐度不够。
北京市有些人滥印地图,印错了,我拿着这个印错的地图说,这有多严重,会带来多少麻烦。制片人说,你得往下挖,谁印错的。这还用挖?底下都写着某某出版社。不行,你得找到这个人,采访他——这和我在经济部时的工作方式不太一样,经济部说出现象就行了,不一定要挖到这个人。
我就去采访,是一个专业出版社,我拿着地图找主编。主编一看就是一个老编辑出身的文人,说真是对不起,我们这个出版社是学术出版社,技术性的,这个书籍出一本赔一本,我们刚批了一个综合编辑部,还能挣点钱,刚印了一个地图就印错了。我实在不忍心采访他了。
怎么办呢?我说你把责任编辑找来,好吗?责任编辑来了,一个刚出校门不久的,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拿着羽毛球拍进来的,兴冲冲地问什么事。他们头儿跟他说,这是央视记者,了解了解情况。
我本来想问,你知不知道把地图印错了,后果有多严重吗?可是一开口我就变了问法:你以前印过地图吗,编过地图吗?那个小伙子说没有,这方面实在没有经验,确实弄错了。
从这个责任编辑到那个主编,都一副认错的态度,我判定这不是恶性的,只是过失,没强调他们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把那个小伙子由于经验不足带来的原因编进去了。就这样,我心里还在想,节目播了,这个小伙子将来还能评职称吗?
头儿看了以后说,太没有锐气了,没有锋芒。孙玉胜也跟我说,你不够前卫。中央电视台评论部,口号之一就是“前卫”。
我试图改变。做了一个“假种子”事件。湖北出现了假种子,我们到现场,看到愤怒的农民把粮库砸了一个大窟窿,误了农时了。我也很愤怒,到处找县长找书记,找不着,人呢?办公室的人告诉我们,县长、书记全都到第一线去了。《焦点访谈》的思路是:真的吗?在哪?我们跟过去。
县长和书记真在那儿,带着农业科技人员教农民紧急情况下的育种。我就想,我不能在只用被农民砸烂的粮库的镜头,也要用县长和书记如何紧急处置。如果只停留在粮库的大窟窿上,再渲染一下:它如何误了农时,如何影响了农民,伤害了农民利益,这个节目会很火,但后面才是我所看到的全部。
后面这部分用上了,我起了个题目叫《谷雨话种子》,不是冒着火星的标题。节目播出以后,他们也说“有点温”。《焦点访谈》在那个锋芒毕露的年代,“温”是一种很大的批评。
南方周末:你接受这种批评吗?
敬一丹:节目要求和我性格之间确实有冲突,但我也确实不愿意违背内心,我宁可节目温。我的弱点可能真不太适合短兵相接。好人犯错,我下不去手;真正的坏人,我斗不过他。当然我也没有怎么遇到过真正的坏人。
我去采访失足少年,摄像在旁边说,你跟那个少年犯说话怎么像孩子的大姨似的?在我眼里他首先是一个少年,然后才是“犯”。
后来《焦点访谈》实行了总主持人制,我们这几个总主持人更多从事演播室的工作,我就慢慢感觉对位了,演播室需要和现场拉开一定距离,它需要沉下来思考,主持人的言论不仅仅是锐,更重要的是分寸。
南方周末:锐和温之间的分寸,怎么平衡?
敬一丹:一次在《直播中国》里的一些采访细节,我就放弃了。
采访一个女孩,她家境非常困难,爸爸在小煤窑做事,她去给爸爸送饭时,小煤窑出事了,女孩提着一瓦罐的午饭,眼睁睁看着她父亲出不来了。先期已经确定了这个女孩可以接受采访。我看着她,七八岁的样子,我说不能采访。为什么啊?物色的几个小孩里,这是最困难的,也是最有效果的。我不能让这个女孩再重复自己看见父亲再也出不来了的那种情景,我绝不能采访。
我问女孩,家里还有什么人?说还有叔叔。成年人承受能力比较强,我说可以采访叔叔,让他来复述矿难情景。后来这个小女孩只是在镜头里出现,我都没有让她说话。
这种放弃,可能会让一期节目失去了一个看点泪点,但会让我内心安宁。
而且常态也不一定不能说明问题。我们后来采访了一个家境平平的小女孩,叫杨芳,父母双全,有个姐姐,都是普通农民。我就看她画画,画的熊猫、竹子什么的,全都是蓝色的,我问她竹子什么颜色的,她说绿的,我说那为什么用蓝的呢,她说,我只有一支圆珠笔。这就成了一个点。老师说他自己也没有彩色粉笔,要画一朵红花,只能用白色粉笔泡在红墨水里晒干了,变成红粉笔,给同学们画一个红色的花。
这组镜头播出以后,这个小姑娘收到了全国各地寄来的几百盒彩色的笔,老师把这些彩笔分发给了同学们。
南方周末:这是对待弱势群体,对待强势群体呢?
敬一丹:《焦点访谈》对人的干预很厉害,他们用了一个词说《焦点访谈》“毁人不倦”,经常我们节目播出第二天,对方就乌纱落地,对这些人来说,命运就改变了。
《焦点访谈》越火,我就越觉得我们得谨慎,你的每一个镜头,都可能影响这个人的命运,不管他是强势还是弱势。
我们要承认自己的有限,否则明天我可能会为我昨天说的话脸红。当特别热闹的现象出现,节目必须面对它的时候,我要“留有余地”,我不会在节目里做出欢呼状,经常会是问句,留一点空间,空间是留给观众的,也是留给时间的。
过把瘾就死,不知道死过多少回了;过把瘾就死,也不是成年人的态度,我们不是要很多愤青在这儿表达。
《焦点访谈》最初,如果拍到不许拍照、推搡记者挡镜头时,特别暗自兴奋,初期时这些镜头我们直接编到节目里,很有力量,大家一看就会觉得:那是坏人。但这种判断太简单了。
后来我们主动减少,甚至不让用这些镜头了,应该说《焦点访谈》从最初的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慢慢也变成了讲理的中年人。
小崔有病,可以不去单位,去单位就是为了剪头,因为理发师是央视的。敬一丹对南方周末记者爆料:“小崔把那个人挖走了,三周以前我去小崔那儿,他指了指他的猫说,你看,小刘现在闲着没事儿,把猫都给剪了。”
“你可以简单地把她们看成坏女孩,我不能”
南方周末:你怎么看待今年初《焦点访谈》做的“东莞系列”,影响很大,质疑也很大。
敬一丹:东莞这期,是一边制作编辑,一边在录演播室部分的。我还没看到编成的节目,就已经在录演播室了。后面的大屏幕,镜头是一排女孩站在那儿等待挑选,我说不能用,他说我们只能在那几个镜头里选了,我说你可以用街景,招牌不是也能说明问题吗?
演播室工作环节,我和其他工种不是上下级关系,但是那天,我坚持所有有女孩的镜头都要打马赛克,看不出面目的时候,才录。有女孩的近景也不行。我最直觉的想法就是,她们家人看到会怎样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们是这个事件的最末端,事情根源,不能最后落在这些女孩身上,你可以特别简单地把她们看成坏女孩,但是我不能。
让我特别难受的是,节目播出后,我看见有些女孩没有打马赛克。我就问他们,为什么这些女孩没有打马赛克?没人给我一个回答;我说为什么那些经营者有的反倒给打了马赛克呢,你要保护他们的隐私权,还是保护他们正在调查事件的权利?但那些女孩不是更应该保护吗?我觉得这个不用什么大词,最朴素的想法,她如果是你的邻居呢?她们还那么年轻,这是人之常情,还不要说新闻伦理。这件事让我特别难过。
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每年底有一个电视批评的发布,叫“掌声与嘘声”,其中的嘘声就给了屏幕上那个该打马赛克而不打马赛克的现象。这种情况屡屡出现,这个很容易被理解的新闻伦理,为什么会屡屡突破底线呢?
我且不议论这个报道怎样组织的,报道频次,都有值得我们思索的地方,仅仅是离我最近的这个细节:片子里边为什么不打马赛克?
后来我看到其他媒体同行对东莞事件的后期调查,我觉得有些就是负责任的,不是那种热闹的。
南方周末:有人批评《感动中国》没用,你当时表示不理解,现在认同了吗?
敬一丹:有它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没有它会有缺失。什么叫有用,这个用是直接推动吗,能立竿见影解决吗?我还是很看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存在。《感动中国》,我最肯定价值,就是它是给我们信心,在一个我们经常感觉混乱的时候,这些很单纯的人给我们一种信心。如果没有这种信心,我觉得很危险。
我一直弄不清,网上吐槽的人,是认真的,还是有点故意的?当我和他面对面的时候,在真实生活中,他也这样吗?
你凭什么说“必须”,你为什么要说“应该”
南方周末:你曾跟温家宝反映,1998年《焦点访谈》舆论监督占了47%,2002年降为17%,现在还占多少?
敬一丹:我还没看今年的统计。说一点感觉,我值班主持的这一周,假如没有一条舆论监督的节目,我会问自己,我还是在《焦点访谈》吗?
南方周末:舆论监督力量曾经突破了多少禁区?
敬一丹:当时大盖帽是权力的象征,是警察叔叔,还可能是工商,它出现在镜头里的时候,是很醒目的,真的看着一点点在突破禁区。当然老百姓也批评我们,你们就是刑不上司局,只能打打苍蝇,不能打老虎。我就说,苍蝇不也得要打吗?我们一时上不了司局,县级以下,也是应该打的。我们当然需要打老虎,但是打老虎需要条件,同时我们还得问,自己是武松吗?
南方周末:《焦点访谈》是什么时候变的?
敬一丹:它是渐变的,不是到哪年就变了。我把它分成早期和现在,早期的,1997、1998年的《焦点访谈》,是有锋芒的,现在就变成了“你懂的”。
《焦点访谈》的兴衰和媒体环境相关。最初《焦点访谈》一花独放,那个时候“舆论监督”对很多老百姓来说还是生词,他们是在自家电视上看,用这么通俗的方式了解到,我还可以这样说话,我还可以这样实现我的权利。那个时候的公民权利、宪法,存在,但离自己挺远,《焦点访谈》让他觉得离得近了。
当时很多地方台都出现了类似《焦点访谈》的栏目,形成了一种电视现象。我常和地方台的朋友说,不是因为我们多能干,而是因为它在国家电视台,有尚方宝剑,也就是顶层支持。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舆论监督是需要顶层支持的。朱镕基总理就是善用舆论监督的典范,如果没有当时他自觉主动地运用媒体,就不会有《焦点访谈》那样的锋芒。
南方周末:你曾说是地方政府和部门的意识和接受程度出了问题?
敬一丹:有舆论监督就有反舆论监督。说情在很多地方成了组织行为,最初的说情是老乡、同学,后来变成了组织行为,有些地方的主管部门来说情。有人说《焦点访谈》门口排了两排队,第二条队伍是隐性的,是我们看不见的,这也是中国特色。
还有就是媒体环境,现在的年轻人,远离传统媒体,包括《焦点访谈》。
2010年左右,我去中国政法大学讲座,台下很多本科生,我问了他们三个问题:
我说同学们没看过《焦点访谈》的举手。都没举手,心中暗喜。
第二个问题,谁现在还看《焦点访谈》?也没人举手。我的目光和几个人相遇的时候,有几个人举手了。我猜他肯定会说,我妈特喜欢看,我爷爷、我姥爷特喜欢,给我一个小面子。
第三个问题,谁在用微博?全礼堂的同学都举起了手。
我不知道说什么了,我明天怎么办电视栏目,我明天还有观众吗?活生生的选择就在我眼前。后来我把这三个问题问了不同学校的学生,包括北大,云南、江西甚至西藏大学的学生,答案几乎一样。
但我至今不太理解的是,他们都不看《焦点访谈》了,为什么还愿意来听我讲座,愿意和我面对面交流呢?
南方周末:有答案吗?
敬一丹:说明人们对传统媒体还有期待。
这些年轻人扑向了新媒体,渐远了我们,可是为什么他们还有热情来听一个传统媒体人,一个辈分是他们阿姨、妈妈的人,来做这个交流?
他们毕竟是看着电视长大的,还有,大家没有完全失望,还有期望。
南方周末:怎么能恢复期望?
敬一丹:比如说电视人的姿态。我们经常能听到祈使句,不光是电视,很多媒体也经常会说“要”、“必须”、“应该”……你凭什么说“必须”,你为什么要说“应该”?我把这样的话当成忌语。我开不了口。有几次,所有工种停下来,我在那儿改,这不是换掉一个词的事,这是一种态度。
柴静曾把我作为案例来分析,她说敬大姐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可是她却拒绝那个时代的语言。但有些比我年轻很多的人,为什么一到说“要力度”的时候,一说这是上面的命题作文时,就会大量出现“要”、“必须”、“应该”。
一部分原因是偷懒,说套话最省事;还有更让我不安的可能,就是他们觉得,这样做领导喜欢。
祈使句,过去我不能容忍,现在在多元选择的环境里,更加不能容忍。原来人家也没有别的选择,容忍你了,今天如果电视还保持原来那种姿态,你还有明天吗?
南方周末:微博、自媒体会取代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吗?
敬一丹:不是取代,可能是一部分转移。就权威、专业、准确、全面、公信力来说,主流媒体还有很多事可做。
这两年,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同时开办了一种节目,针对网上流言和谣言,三天两头做真相调查。一开始我觉得这个挺好,网上声音那么嘈杂,我们专业记者去调查,给大家一个真相。做多了后我想,现在的《焦点访谈》难道是要在这儿当一个谣言粉碎机吗?我们的这种参与,也形成了这个时代的特点。
你说能取代吗?我觉得会有一段共处。很多事网上传了几天,我们再来报道,可能可以直接推动事情的解决——网上发酵的过程中,形成了舆论力量,接下来主流媒体关注,可能形成改变的力量。
敬一丹去高校和学生交流时不太理解:年轻人扑向了新媒体,为什么还要来听一个传统媒体人讲座。在她看来大家对传统媒体“还有期待”。
“写着敬一丹收,我就不能觉得这事跟我无关”
南方周末:《声音》攒了几年的来信,都是你自己拆的、自己挑的吗?
敬一丹:也有几个朋友帮我挑选,最后是我来定。拆不过来,我办公室的信谁都可以拆。现在写我收的信已经大大减少了,可能因为手写的信也少了。我们台建了一个网络平台,专门接收观众来信,给我个人的压力要减少很多了。那时候我会想,他写《焦点访谈》编辑部收,这信我可以不看,但是他写着敬一丹收,我就不能觉得这事跟我无关。
我要不做《声音》那本书的话,可能我也快抑郁了。最直接的想法,将来我女儿那代长大以后,如果想知道1990年代中后期中国老百姓在说什么,这也是一种民间文本。
做书时有几个细节,我公公看了看我写的稿,问,一丹要干什么?说要写一本书,把观众来信编在一起。他说,这在1957年就是右派。
出版社把书送去做版权手续登记时,新闻出版署说,这书算什么类别?不知道,后来勉强给了一个新闻评论类。既然过去没有,过去也不许它有,而1997、1998那个年代可以有,我就更能说明书的价值了。
南方周末:白岩松说,只有你会认真拆读者写的信,还尝试转给有关部门,有解决了的案例吗?
敬一丹:没有,我们不是信访部门,也不能要求我们把信转完了后要一对一答复。其实我们也没有一个官方的法定渠道可以转,也许我看到了,恰好有个相熟的关系,这样才能转。
南方周末:后来你成了政协委员,是不是就转到另一个通道解决了?
敬一丹:只能说解决一些,我当了10年政协委员,5年人大代表,其实在哪儿角色是一样的。我那天看到白岩松打电话,在跟人特别热情洋溢地说一个提案,像我和白岩松,只要有一种渠道,我们就要用这种渠道热情洋溢地说。
南方周末:你后来跟央视东门排成长队的上访队伍还有交集吗?
敬一丹:我刚到《焦点访谈》时,在门口接待过一群上访的,为首的是位律师,关于土地的事,我问她,你为什么会领着他们到这儿来,为什么不走法律的程序呢?这个女律师跟我说,我们更相信舆论。后来我们台就对主持人有要求,不允许在东门口接待来访。
南方周末:她的材料你收了吗?
敬一丹:拿回来了,进了选题研究,但没做成节目。
2003年,我当政协委员的时候,办了一个栏目叫《声音》,我对“声音”这个词情有独钟,我的书叫《声音》,这个栏目也叫《声音》。
这个栏目的声音,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声音。每年两会,倾盆大雨一样的信息宣泄,很多议题往下做,都是一个小小的调查报告,但是两会过了都没声音了,我觉得是资源浪费。
节目就是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提案议案电视化。我当时是想办成一个场外议政,只不过没有叫这个名字而已。
当时起了两个名字,一个叫《议论风生》,一个叫《声音》,我一直觉得议论风生是一种特别健康的社会气氛,议论风生的反义词就是万马齐喑,是1957年以后的那种社会气氛。后来往上报的时候,选了《声音》。
我还想了一句广告语:放大弱者的声音,传播智者的声音。这句话我是有感而发,媒体天天传播声音,有平庸的声音,甚至有错误的声音,有多少是智者的声音?
政协委员里有很多精英,他们很多是值得传播的智者的声音。
《声音》存在了一年,有些选题和《焦点访谈》很相近,在栏目归并的时候,就和央视论坛合并了。
图为2004年《感动中国》现场,刘翔成为年度人物。敬一丹认为《感动中国》和《焦点访谈》同样重要,因为它是“阳光的、正面的、信心的”。
“我和先生结婚33年了”
南方周末:当年你考了3次,一定要读广院的研究生,为什么?
敬一丹:我是末代工农兵学员,76级,是“四人帮”打倒以后,高考还没有来得及恢复的拨乱反正时期,上的大学。
我庆幸上了大学的时候,77级入校了。他们的学制为什么是4年的,他们的课程设置为什么比我们多?我们教室里有台电视机,他们教室没有,有一个同学就总到我们教室来看电视,看的是陈琳英语。我们是学习普通话播音的,他为什么要学英语呢?
临近毕业了,我说我还可以再参加高考吗,人家说你已经算是接受了高等教育了,不能再参加高考了。但我们连英语课都没开过,那么多课程都没学过。
这时候听到了一个陌生的词,研究生。我还没懂什么叫研究生的时候,我毕业了,1978年。班主任跟我们说,现在中央正在开一个重要的会议,这就是著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后来我到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在哈尔滨到处问,你们谁认识研究生吗?找到几个哈工大研究生,都是理工科的。我的研究生怎么考?没有一个人能告诉我。为了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走进了研究生考场,目的是看见卷子。
知道我第一年拿着英语卷子是什么感觉吗?我想到了我奶奶。她不识字,只能让我们给她念远方儿女的来信。我拿着卷子就是那种感觉,认识的字母连在一起,全都不认识。一看开考不到半小时,还不能出场。看看旁边人,他们怎么都会呢?自卑。闲着也是闲着,填空吧,这行都填A,那行都填B。这份卷子让我知道了我跟研究生之间的距离。
还有一个重要收获,那次考试我认识了我丈夫。我们在同一个考场,他是75级的,要考经济学院。
我考了三年才考上,他也考了三次,也是没学过英语。我第一次没考上的时候,我在犹豫,还考吗?他说当然考了,一点儿没有犹豫。
后来我就去夜校学英语,同学很多年纪都比我大,都是老知青,拎着网兜,网兜里装着一个饭盒,饭盒里边那个勺一直响,就进了教室,有的都是拖儿带女了。
我生活中没有那种愤愤不平。每一代都有自己一代的倒霉,每一代有每一代的幸福,你就赶上了这一代,没当知青的人,他就真的获得很多吗?
南方周末:网上很多流言,说你改嫁了一个超级富豪,你为什么从来不解释?
敬一丹:我们已经结婚33年了,怎么可能会有什么所谓的大款呢?(观察者网注:)我认识我先生的时候,他是一个党校老师,教经济学的。我后来还偷偷听了他的一堂课,他正在讲一把斧子换五只羊,讲货币的产生。
敬一丹老公为王梓木,华泰保险董事长。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副处长、处长。国家经贸委综合司处长、副司长,并于1995年起主持全司工作。1996年发起并组建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我先生是那种人,我们俩一块在松花江边夕阳下散步,我觉得少男少女们得说点什么,这个有着经济学背景的人跟我是这样说的:这个沙滩这个沙子,在这儿不是商品,如果把它运出去,附加了在运输过程中的劳动,它就变成了商品。
网上三天两头编造的我们的月收入,谁的女儿干什么,拿出来晒一晒,谁的老公拿出来晒晒,是不是没有什么别的可说了呢?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就是这样一个教员,经济学教员,后来是公务员。
再后来他下海,组建了华泰保险公司。网上又说身家多少,这个企业是股份制,有些人可能误解,以为这是自家的,身家上亿,其实他就是一个股份制公司的经营者而已。
可能也和我是A型血有关,A型血的人做事比较认真,有长性。我筹办《一丹话题》时,就在想,我如果办不好最后怎么结束呢?所以久久没办。你看我这么多年,栏目不换,老公不换,车也不换,我那车都开了十几年了,才开了7万公里,可能就是那种其实骨子里并不是一个寻求变化的人。
南方周末:女儿在国外做什么呢?
敬一丹:做一个公益项目,叫“美丽中国”,一个支教组织,是在中美名牌学校招聘应届毕业生,到教育资源贫乏的地区从事两年职业教师的工作。他们不是志愿者,也不是雷锋,是职业教师,“美丽中国”这个机构负责筹集善款,为这些教师做培训和发工资。
我女儿在这个机构里,负责在美国的募资,我们很欣赏她这个选择。有一次她说,她沟通的对象捐了5000块钱,特别高兴,特有成就感,我也挺为她高兴的。网上动不动就给她报一下,说敬一丹的女儿嫁给谁谁,我女儿看了说,我都结婚两年了,还爆呢。
敬一丹女儿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图左为其丈夫
“他们很多人不太理解赵老师”
南方周末:你准备怎么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
敬一丹:两三年前我身边的一些人开始退休。我们台的化妆师徐晶老师,退休前跟我聊天,她做好了各种各样的准备,状态特别积极,心态非常平和,我当时想我要以这种状态走向离开岗位的那一天。现在我好像比原来更在意每一次主持,每一次我想这是倒数第多少次。
南方周末:会因此有特别的热情吗?
敬一丹:应该说有特别的珍惜。“热情”可能10年、20年前我会用,现在可能用“珍惜”更准确。
以后我也会经常去北大,比如北大的艺术硕士的课程,招生到论文答辩,一直到毕业,我都有参与。
我现在母校的方向有点意思,原来我在北京广播学院当老师的时候,很没底气。我拿什么给你,我的学生?离开之后,我反倒觉得我愿意和学生交流了。最初是和播音专业的同学交流,后来扩展到电视学员,以及在职的同行交流,最近这几年,更多的是在培训媒介素养,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这个起步是从培养新闻发言人开始的,后来扩展到我们国家的官员阶层。
南方周末:怎么培养?
敬一丹:培训首批新闻发言人,第一次是邀请我和白岩松讲课。其中有一课叫《记者眼中的新闻发言人》。从记者的角度来看新闻发言人,挺有意思的。讲第一课时,我说,很多年前我给教育部打了电话,问一个数字,当时很多教师流失,学生流失,教育部有没有这个数字。教育部信息中心的人在电话里冷冷地回答我:你打一个电话,我就能告诉你这个数字吗?那你还需要我做什么?你得开单位介绍信,非常官腔。
我想到这个细节,看到眼前这么多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我觉得这真是一个进步,我们居然要有新闻发言人了,要讲信息公开了,一个记者和一个被采访的人会有这种交流。这么多年走到今天,从培养我们国家第一批新闻发言人开始,到现在有10年了,我一直没有离开这样的课堂。
南方周末:还会继续做节目吗?
敬一丹:我内心特别喜欢那种走出演播室的节目。2001年中央电视台开了第一个直播栏目,叫《直播中国》,我很喜欢,挺养人的节目。做《焦点访谈》有时候过程很痛苦,我享受的是这件事带来的结果,对我们现实生活的某种推动。《直播中国》是人文地理,你可以享受它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过程,享受到什么程度呢?有时候我觉得不是在做节目了,好像播出不播出也不那么重要了。可惜那个栏目在央视存在没有多长时间,一年,我现在还经常回味。那个节目培养了一支职业的直播队伍。在这之前央视一说到直播,就是举全台之力,而《直播中国》把它变成了常态。
南方周末:像你这样因为年纪退休很可惜,如果在CNN,你刚刚到黄金期。
敬一丹:有些事不能比,你说的不是我们的电视台。不但是60岁是一刀切,55岁,如果你不是高级职称的话,按照我们现在的体制,已经退了一大拨了。我的同班同学是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在地方电视台退掉的,那时他们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人在四十多岁的时候状态是最好的,尤其是女主持、女播音员,但地方电视台几乎全部退掉了。我曾经多次在界内研讨会上说到这个现象。可能是电视太年轻了,观念也太年轻了,这也是一种不成熟。
但是这事也特别因人而异,国外的电视台到七八十岁依然能在镜头前工作的人,那是优秀中的优秀,中间不知道淘汰了多少人呢。将来在中国电视上是不是有一些特别优秀的,依然能够白发苍苍地出现在大家面前的,也会有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可能。
南方周末:赵忠祥是这种类型的吗?
敬一丹:他是这样的。从中央电视台正式退休以后,应该说他的空间就不仅仅是CCTV了,赵忠祥老师所参与的节目,都是其他节目聘请的。过去赵老师出现的时候,曾经是《新闻联播》、《动物世界》、春晚,他给大家的感觉是特别的主流,有的时候是国家形象。现在我们看赵老师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场景里。
他们很多人不太理解赵老师,赵老师年轻的时候在《新闻联播》,那时候我们家还没电视呢,赵忠祥老师是在寂寞中坚守了那么多年。在《新闻联播》、在春晚,他一直保持着那种敦厚的形象,老了还不让人家性情一下?
现在你看赵老师参加的节目居然还有选秀,还有跳舞,有的人挺不理解的,说赵老师你这么大岁数,怎么什么节目都参与呢?其实我对赵老师有一点理解,赵老师外在约束和自我约束了一辈子,退休以后也想轻松一下,为什么不能这样玩一下呢,为什么不能这样快乐一下呢?我看现在赵老师状态还挺好的。
秋韵礼仪摘自:南方周末
推荐新闻
-
2016/12/5 17:01:26会议的拍摄
-
2016/12/5 17:00:03易拉宝的几种类型
-
2016/1/15 17:46:50THE Vital Features OF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
2016/12/2 16:53:43成功展览窍门的75则
-
2016/12/2 16:52:03大型活动的基本意义
-
2016/2/28 19:54:31Great ways to Help reduce Terrorism